针尖上的艺术

栏目:服饰文化及工艺 发布时间:2017-09-12
分享到:

针尖上的艺术


刺绣,古称针绣,是用绣针引彩线,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,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。古代称“黹”、“针黹”。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,故又名“女红”。


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,中国的手工刺绣工艺,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。自虞舜之时起,兴盛于宋代,明清时期继承了宋代优秀的绣法,顺应时代热烈风气,蓬勃发展,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。

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,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,先后产了苏绣、粤绣、陇绣、湘绣、蜀绣,号称“五大名绣”。此外还有顾绣,京绣、瓯绣、鲁绣、闽绣、汴绣、汉绣、麻绣和苗绣等,都各具风格,沿传迄今,历久不衰。


李白有诗“翡翠黄金缕,绣成歌舞衣”、白居易的“红楼富家女,金缕刺罗襦”,都是对刺绣的咏颂。


刺绣的针法有:齐针、套针、扎针、长短针、打子针、平金、戳沙等几十种,丰富多彩,各有特色。

刺绣按照材料又可分为丝绣、羽毛绣和发绣。绣品的用途包括:生活服装,歌舞或戏曲服饰,台布、枕套、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、壁挂等陈设品。


毋庸置疑,刺绣作为一门艺术技能,渗透了无数古代女子的聪明智慧和美好的愿望,十指春风,充满了炽热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情感。技艺高超的绣女,手中的针线犹如画家手中的笔墨丹青,可以绣出璀璨精美的图画,并能表达绣女的个性,显示出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和艺术成就。

祈福、纳吉与伦理教化是中国民间刺绣文化的核心内容。祈福的内容包罗万象,涵盖了民间百姓所有的美好愿望。因此也造就“凡图必有意,有意必吉祥”的文化特征。


世世代代所传下来的手工艺术,最动人的地方,是蕴藏在其中母亲们质朴的巧手与美丽的慈心,一针一线地串起了缤纷富丽的手艺,也让不同时代女性的创意深植于历史长河,隽永悠长。


刺绣已成为时尚的宠儿